2019-05-24
2018年以来全球贸易将因为贸易冲突的升级而受到较大的影响,为了稳定外贸形势,我国出台了一系列有很强针对性的政策,其中, “海外仓”成为外贸发展新亮点登上了行业风口。
海外仓是跨境电商出口卖家为提升订单交付能力而在国外接近买家的地区设立的仓储物流节点,通常具有境外货物储存、流通加工、本地配送,以及售后服务等功能。简单来说就是除本国地区的其他国家建立的海外仓库,商品从本国出口通过海运、货运、空运的形式储存到该国的仓库,卖家只需在网上操作,对海外的仓库下达指令完成订单履行。
自诞生开始,“海外仓”就不单单是在海外建仓库,它更是一种对现有跨境物流运输方案的优化与整合。它的存在,为跨境贸易物流带来了很大的便利,越来越多的跨境贸易也慢慢的离不开海外仓。
对于卖家来说海外仓的使用使得贸易流程缩短,从而降低了整个贸易风险:物流配送时间缩短、效率提升;降低物流成本和清关费用进而提升产品的利润;让大量的小规模订单达成,提高成交量;高效管理货物,快捷处理订单;提升产品曝光率,形成品牌效应、规模效应,提升产品竞争率。对于买家(消费者和零售商)的来说,海外仓可提供大量的供应商以供选择;商品丰富,质量得到充分保障;看货方便,并且灵活自由采购,降低库存滞销风险;减少公司投入资金,降低运营成本;缩短收货和退货时间。
海外仓可以说是完美的解决了传统跨境物流的难题,不管是运输的时效还是成本都已经不是什么难题。说起海外仓近些年发展,可以用“需求巨大”这个词来形容,目前,不少电商平台和进出口企业正通过建设“海外仓”布局境外物流体系。调研机构曾对国内200位跨境卖家进行抽样调研,结果发现其中有17%的卖家有自建海外仓,上市的大型外贸企业几乎都有自建海外仓。还有65%的卖家在使用海外仓,这充分印证了海外仓对跨境贸易的重要性。
虽然数据上海外仓的前景看起来一片大好,但增速太快,内功往往不够扎实,因管理漏洞产生的问题也日益暴露。我们总结了跨境贸易企业海外仓目前存在的问题,大致有如下几点:
1、 跨境支付渠道不方便
2、 商流、物流、信息流缺少整合 ,海外仓的运营能力有限
3、 企业数据与海外仓对接不畅
4、 无法收集B端客户信息,后期得不出相关客户的分析数据
5、 客户来源渠道窄,无法拓客;
6、 扫描退件操作困难,效率低;
7、 换标流程效率低,无系统支撑;
8、 报表及财务管理难,人工成本高;
9、 海外仓库无系统管理销售数据及库存动态易错发漏发,无法及时补货。
这些问题该如何解决呢?因为海外仓是一个非常综合的跨境物流的集合体,几乎现在所有我们能看到的出口物流的服务形式都跟海外仓脱不了关系,作为一个想构建良好的海外仓的企业来说,首先他需要有比较强的海外仓系统或者信息化构建的能力。甚至包括亚马逊的FBA也都需要借助第三方的仓来完成服务,所以信息化的能力是决定一个企业海外仓能否走得长远的一个基础能力,具体来说就是需要成熟的海外仓管理系统。
什么样的系统才能算是成熟的海外仓管理系统?我们认为至少应该做到以下几点:
首先,要能提供仓储物流电子信息化、电子商务平台信息化、电商物流信息化及传统仓储物流整合服务。从技术层面上来说,通过对物料、生产、仓库管理、市场销售各个环节全部应用条码技术,通过对生产环节的物流跟踪,满足企业针对物料准备、生产制造、仓储运输、市场销售、售后服务、质量控制等方面的信息管理需求,达到全面掌控这些环节信息,通过信息互通不断的拉升供应链整体的运营效率。
其次,通过整合国内外物流服务商API接口、国内外电商平台将电商在各种直营、分销渠道的订单、客户、库 存等信息进行集成同步和统一管理;
再次,实现国内运营与海外仓储配送的高效协同运营,让企业减少海外的操作,降低海外操作的人工成本,实时掌控货物库存,减少运营成本,快速响应订单,提高客户满意度,提高竞争力。
另外,还要能支持多种海外仓内部运作模式,以及多仓、多客户,多结算方式,能够对接ebay,亚马逊,速卖通等电商平台和商城系统,支持拥有ERP等订单管理系统的客户按开放接口自定义对接。
有了强大的国内产业链支持,在复杂的国际贸易环境中,我国跨境贸易的海外仓已由过去的3-5年“无到有”的阶段步入到“有到优”的开始,相信有了信息化服务的助力,”全面建设新型的综合型海外仓,优化出口供应链,增强出口竞争力,提高品牌和定价话语权,提高渠道话语权”,这一目标终将得以实现。